![上海市建筑碳达峰行动 上海超低能耗建筑 上海市建筑碳达峰行动 上海超低能耗建筑]()
为更好更快推动上海市建筑碳达峰工作建设,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减碳,新建建筑全部执行节能标准,既有建筑持续开展节能改造,民用建筑能效和碳排放水平不断提升,用能结构持续优化。具体工作如下:
(一)以高标准引领,不断提升新建建筑能效和碳排放水平
本市2016年开始执行新版的地方工程建设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均高于国家标准的65%的节能要求。目前本市累计节能建筑面积约6.5亿平方米,设计与竣工验收阶段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比例均为100%,处于夏热冬冷地区领先水平。持续推进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目前本市累计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2400万平方米,浅层地热建筑应用面积68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36兆瓦。2018年以来,本市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低碳发展能级,形成了适应上海气候特征、符合上海用能习惯的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政策和技术路径,通过资金补贴、容积率奖励等扶持政策,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实践,在夏热冬冷地区发挥了引领作用。
(二)以节能改造为抓手,持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降耗
本市持续推动高能耗既有建筑开展节能改造。“十三五”期间共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300万平方米,其中500万平方米改造后平均节能率达到15%以上,为本市创建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打下扎实基础。同时,抓住建筑领域能耗的“牛鼻子”,推进10万平方米以上超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梳理出50幢超大型公共建筑,并采取建筑基本信息摸底、能耗实时在线监测、建筑能效水平诊断等措施助力提升能效水平,“十三五”期间超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超过5%。
(三)以能耗监测系统为依托,不断提升建筑节能降碳管理和服务能力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一直是本市建筑节能降碳工作的主要抓手,目前覆盖建筑达到2030幢,面积超过9000万平方米,成为全国覆盖公共建筑数量最多、覆盖建筑面积最大、运行最稳定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系统运行以来,开展了建筑能耗动态监测、重点用能建筑能耗统计、高耗能建筑能源审计公示等,每年发布《上海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析报告》,并编制了不同类型建筑合理用能指南,对提升全市建筑节能降碳管理和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新冠疫情期间,本市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利用积累的大数据基础,迅速判断本市公共建筑能耗使用情况和楼宇用户复工复产情况,实现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对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上海市为推进建筑碳达峰做了哪些工作? 上海市为推进建筑碳达峰做了哪些工作?]()
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全过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