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 1985 年开始,德国新建建筑的气密性为 n 50 =2-‐4h -‐1 。这么高的气密性使得透过缝隙的“自然换气”次数只有
0.1-‐0.2h -‐1 。这是许多实验室独立测试的结果。
这么小的换气率怎么说都是不够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如氡气、甲醛、有机挥发物)得不到稀释,室内空气湿度高、气味难闻。在阴燃时也可能会出问题。在窗户关闭情况下,进入室内的烟气在
3.5 小时后才被稀释一半。在这种情况下,一栋建筑物的气密性更好一点还是更差一点,都已经无济于事了。 鉴于上述原因,被动房一定要安装新风系统,保证以 0.5
次的换气次数向各个房间(起居室、卧室、儿童房)送入新鲜空气。无论测量结果还是住户的主观感受,都证明空气更新程度远远好于普通新建建筑。侵入有害物质的半衰时间减少到
1 小时 20 分;对于有害烟气来说,这个半衰期还是太长了,但与目前的常规情况相比,其危险性已经减少了许多。
当然,被动房的每个房间原则上都要有可开启的窗户。当发现室内空气受到超常污染时,可以临时开窗直接稀释。从这方面看,被动房和其他建筑物没有区别。
当污染源不在人员活动房间时,这些房间不受污染:因为新风进入房间有明确的流动方向。只有在气流通道上的房间才有新风供应。
和其他居住建筑一样,被动房也可以安装烟气感应器来减少风险。建议普遍安装这类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