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房正在我国积极推广中,它可以在保证室内舒适性的前提下取消或极大的减少采暖、制冷设施,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和城市污染具有深远影响。
医院建筑是一个综合能耗极大的公共建筑,合理、科学、有效的建设被动房式医疗建筑,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从长远计算也可以节约一定的费用。
综合医院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场所,其功能复杂,科室繁多,各科室相互关联,而且它是一个人员较多疾病容易传播的公共场所。
一所综合性医院一般包括门诊、急诊、病房、医技、手术部、中心供应、药库及后勤保障等部门。其各个部门对暖通空调的工艺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其空调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地方仅需满足舒适度要求,有的地方需要满足医疗设备的恒温恒湿,有的地方需要预防感染而采用净化空调。
根据国家相关感染管理及公共建筑节能的要求,比如诊室和普通病房设计中新风量可按每人40~50m³/h考虑,但在确定人数上要充分考虑病人家属的人数,特别是儿科,患儿家属比一般的诊室还要多。对于重症病房及有净化要求的ICU新风换气次数一定要≥6次/小时。
由于这部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均在床上,易造成空气污浊。设计者往往根据《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将ICU按Ⅲ级洁净辅助用房的要求确定其新风量为3次/小时,在实际运行中空气环境较差。
类似普通ICU、日间手术室、DSA机房等也不一定非要进行净化,如果考虑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再利用智能化的监控管理设备进行大数据分析,自行控制,效果会更好,也更节能。
医院良好的冷热源方案应该是造价低、运行可靠、形式多样的。一般的综合医院都是由门、急诊楼、病房楼、医技楼、科研建筑、附属建筑等多个功能建筑组成。
对于整个医院来说,采用区域供冷、供热,与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模式,设置服务整个院区的集中冷、热源,通过管网供给各个功能建筑,是节省投资、减少运行费用和便于管理有效方法。
因此医技科室通常是采用变冷媒流量的多联机空调系统。核磁共振(MRI)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恒温恒湿机。其空调系统应与设备厂家密切配合,遵从设备厂家提出的建议和方案。
在综合医院中通风空调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医院又是人员密集场所,新风需求量较大,因此在合适的区域采用自然通风代替中央空调无疑是一项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有效的途径。
处于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必须考虑保温和隔热功能。因此一方面需要选择良好的保温材料,现有被动房的保温材料大多数以聚苯乙烯泡沫板为主,其本身除导热系数极低外,蓄热系数也较低,兼具了隔热功能,十分符合夏热冬冷地区的需求。
其次要做好关键部位如窗洞口、穿墙预埋件、屋顶连接处、建筑物阴阳角等位置的隔热断桥处理,提高整体围护结构的气密性。
对于医院建筑而言,可以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比较切合实际。对于夏热冬冷的江苏地区,由于冬季辐射强度小,单纯依靠太阳能集热器的热量难以完全满足使用要求,通常采取太阳能辅助热泵的方式,主要用于病房24小时热水供应系统。
医院的用电大致分为医疗设备用电(占30%~40%),能源设备用电(占40%),照明用电(占10%),因此选用光伏发电。从医院运行安全第一的方面考虑,光伏发电可以用于照明系统,包括过道、楼梯间、室外照明等。
来源:筑医台资讯